球盟会登录入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欢迎您!
时间:2025-03-05
1. 1月6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引领作用 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支撑产业发展的通知》,公布了第六批7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2. 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明确了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等六方面18项重点任务。
3. 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底前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建成若干各美其美、群众满意的示范样板,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积累经验、树立标杆。
4. 1月14日,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目标以及五方面23项重点任务。
5. 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全面构建“八大体系”。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
6. 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明确了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八方面16项政策措施。
7. 1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了2027和2035年主要目标,提出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九方面34项重点任务。
8. 2月1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
9. 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发布《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强化国内原料保障基础、推动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等五方面12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10. 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提出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等10大重点领域,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11.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体系完善、贸易投资合作提升六大行动,到2027年,培育3—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
12. 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深入开展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等五大行动。
13.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重点以改革破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明确了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六方面30项重点任务。
14. 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等五方面20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未来5年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监管有力、标准领先、组织完备、产品丰富、风控严格的绿色金融体系。
15. 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发布《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服务供给提质扩面、培育发展服务机构、统筹利用存量资产、健全服务机构价格形成机制、优化综合监管与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六方面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各地区结合本地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及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水平,突出重点、强化落实,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月3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立足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重点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非遗资源,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机制,构建特色鲜明的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北京样本”。
1月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布《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以培育脑机接口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为抓手,聚焦技术突破、平台打造、集群培育、场景建设、标准创制等五方面开展体系化布局,推动脑机接口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全链条加速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引领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1月13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布《“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搭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支持创新主体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稳步推动多领域创新链、产业链务实合作,并从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促进多领域产业链协同发展、搭建多类型科技合作平台3个方面提出12条重点任务。
1月2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布《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前沿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为主线,促进供需对接,强化文化领域科技供给,营造文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围绕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应用场景建设、营造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生态三个方面提出八条具体措施。
1月2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布《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新材料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材料数据设施构筑、智能实验室建设、新业态培育和创新生态提升,加快关键新材料突破,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1月2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布《北京市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依托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怀柔区、通州区等区域科幻相关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炫酷”科幻场景,构建全市“一核多点”科幻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7年,科幻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2月2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布《北京市科技支撑建筑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聚焦建筑行业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新型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监管、建筑安全检测评估等重点方向,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建造、建筑绿色发展、既有建筑更新等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场景开放,转化落地一批示范工程项目,打造一批标杆应用场景。
2月2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以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场景牵引、生态优化为突破着力点,激发多元创新主体活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性能,强化共性支撑能力,破解场景应用落地难题,加快营造活跃的产业生态。
2月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推动临床研究高水平发展、加速创新药械注册审批进程等六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
1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以大模型在制造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牵引,点、线、面一体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到2027年,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1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明确了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精深加工企业、促进精深加工优化升级等九方面具体支持政策,原有政策同时废止。
1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的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了七方面25项具体任务措施。
2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培育壮大农副食品加工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一步明确农副食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及十大主攻品类,提出引进培育经营主体和延伸产业链条、加强科技创新和园区基地建设等五项重点任务。
1月15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辽宁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4—2035年)》,提出以大连港为国际枢纽港,营口港为主要港口,其他四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方案,首次明确全省沿海24个港区,并以重点运输货种分工及综合服务能力为考量,确定13个重要港区功能地位。
2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浙江省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围绕提升药械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新药临床研究质效、优化审评审批机制等七方面提出21项具体措施。
1月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安徽省综合交通发展能级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综合枢纽提能级、运输通道提能级、区域交通提能级、运输服务提能级、智慧绿色提能级五大专项行动。
1月7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发布《安徽省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围绕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数字化转型升级等九方面提出20项重点任务。
1月1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明确了四方面16项重点任务,提出到2027年,以智能语音为先导的优势产业核心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营收达到5000亿元。
1月2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福建省营商环境建设规划(2024─2029年)》,提出围绕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投资贸易环境、政务服务环境、科技创新环境、产业发展环境、要素环境、社会环境等八大环境开展谋划,经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福建营商环境明显优化,经营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营商环境水平进入一流行列。
1月1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西省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加强足球人才培养,大力推进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和提高。到2025年底,初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一条龙”升学体系,打通足球人才升学通道。到2030年,省、市、县三级足球青训中心和精英梯队全面建成,足球人才升学、就业、职业化发展通道进一步畅通,青少年足球成为我省足球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聚力提升与京津冀、长三角协同发展能级,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等六方面协同推进。
1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开发区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聚焦引领型开发区集群提质、成长型开发区集群扩量、创业型开发区集群培育,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到2027年,开发区主导产业集群规模突破3万亿元,形成“十百千”产业集群体系
2月28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四部门发布《湖南省加快磁浮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支持产业科技融合创新、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强化产业要素保障方面提出15条支持措施。
2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湖南省促进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夯实算力基础、提升创新能力、发展高端产品、倡导绿色低碳等十个方面给出具体支持措施。
2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强基、产业集群培优、数智技术赋能等八大行动,加快构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内外市场齐头并进、具有广东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推动制造业与科技服务融合、推动制造业与设计服务融合、推动制造业与人力资源融合等12方面给出具体支持措施。
1月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聚焦高端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高效体外诊断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和拳头产品,全市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60%以上,2025年产值超过100亿元,2027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1月1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重庆市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产学研医结合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全球知名中医药文旅康养目的地。到2027年,基本建成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形成良好的中医药产业生态。
2月1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重庆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转变中心城区发展方式,促进主城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深度协同,推动山区库区特色化发展。经过5年的努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
2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按照“打造文旅廊道、串联古今资源、提升游客体验、传承蜀道文化”总体思路,构建金牛、米仓、阴平、荔枝等四条文旅走廊(以下简称“四廊”),打造剑门蜀道、米仓画廊、米仓乡韵、康氧巴山、嘉陵山水五条特色风景道(以下简称“五道”),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服务供给和品质,丰富蜀道文化内涵。
1月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贵州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按照“开放场景、赋能产业、培育生态”思路,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应用,全力抢占智算、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三个制高点。
1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贵州省服务“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大力提升研发设计、数智赋能、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节能环保、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到202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年新增350家以上。
1月1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贵州省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8年)》,提出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到2028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左右。
1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自治区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构建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冰雪产业体系。到2027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到2030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规划研究中心
2025年3月4日
Copyright©2019 万瑞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16035998号-1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